05

2016

-

05

读《背影》有感


作者:

_x000D_ 本网讯(通讯员 王甲)记得第一次读《背影》还是初二的时候,那时的懵懂无知哪能真正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的内心呢?今日再次走近此文,不禁为朱先生的无奈所感慨,更为“父亲”的爱子情深所动容!

_x000D_

_x000D_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处境,独自一人在外工作的我才更加体会到了写此文时朱先生的那份无奈与感慨,父亲在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胖胖的身子往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父亲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全文共写了四次背影,这是第二次的背影,也是最打动我的。

_x000D_

_x000D_ 这样的情景不是只在朱先生的记忆里,也时时促动着我,每当夜深人静,一种不知明的感慨就油然而生,是在想念家里的温暖的大床,也是在想念妈妈的拿手好菜,更是在想念爸爸的谈天说地,一天天总是伴着这样的念想入睡,可每当午夜梦回,总会想起妈妈脸上的皱纹越发的密了,爸爸的白鬓越发的明显了,而我却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长伴他们左右,每次回家也总是回也匆匆,离也匆匆......

_x000D_

_x000D_ 虽然每次爸妈送我时不用在月台上徘徊,可是在公路边上陪着我等班车也早已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线。他们总是左一包右一包的给我带着家里的吃食,嘴里还不断叨念着:“少在外面吃饭,不干净,自己在家做,至少油干净啊”;“放假就回家,管他几天呢,回来爸妈得给你补补”......看着他们吃力的拿着行李,嘴里是这样那样的记挂,心里有暖暖的温馨又有离别的伤感同时夹杂着,这样的感觉在心头总显得很不是滋味!

_x000D_

_x000D_ 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让我对朱先生的《背影》也有了些许新的见解,“父亲”那时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加重了其悲情的成分,各方势力割据,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知识分子也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所以朱先生第四次在文中提到背影时是看到了父亲写给他的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_x000D_

_x000D_ 因此每每上班看到老年患者躺在我们科室的病床上时,就会想爸爸妈妈身体还好吧,也许正是以为这样的一种情感时刻萦绕在自己的心头,所以总时时刻刻忍不住的去问问:“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对于病人,我的问候可能有些微不足道,可是我知道他们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有些家人的感觉的;之于我,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在做完各项对症治疗之余,能尽我所能让病人从内心感觉到现在我们“视病人为家人”的这种理念不是书本上才有,那我想现在的医患矛盾必能得到更多的改善!

_x000D_

_x000D_ 而如今在这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应珍视亲情的可贵,勿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憾存在在我们的周遭!(一病区)

_x000D_

_x000D_  

_x000D_

_x000D_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