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3
-
01
摆渡向世间 探寻人类“精神迷宫”——记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疾病专家、副主任医师陈友涛
作者:
专家档案: 陈友涛,副主任医师,宜昌市优抚医院精神病科六病区责任医师,2004年6月毕业于三峡大学临床医学系,宜昌市医学会会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喹硫平联合血塞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效果分析》、《探讨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的血药浓度和疗效影响》等论文多篇,参编《现代精神病与心理卫生》等多部专著。
擅长:抑郁焦虑及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老年精神疾病及睡眠障碍的诊疗工作。
坐诊时间:专 家门诊:每周三下午14:30-17:30
每周四下午14:30-17:30
中山路门诊:每周一上午8:00-12:00
人类身体上的疼痛是显性的,精神上的痛苦却是隐蔽的。
对于神秘的精神科,社会上大部分普通人或许是“雾里看花”:他们对这个科室有一些好奇、亦有一些偏见。但随着时代变迁,更多的人对这个科室以及精神科医生都产生了敬畏感,甚至于时常能与精神科患者的“病耻感”产生“共情”。
精神科是内科分支中最难的学科之一。鉴别诊断复杂(要首先排除多种器质性病变),标准不完全统一(病人症状各异,转归复杂),临床治疗方案的权威共识短缺(学科起步晚,药品研发慢),意味着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教育资源的投入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6.4万人,只占全国医师数量(428.7万人)的1.49%,陈友涛就是其中一位。
烟火向人间 探寻人类“精神迷宫”
不是每一棵小树都要挺直地生长,有些树长得歪斜也未免不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精神专科医院的资源只能服务于占人群比例中较少的一部分人,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他们的焦虑、抑郁,躁狂,可能是被忽略的。”陈友涛如是说。
除非是像躁狂、自语、幻听非常显性的精神疾病症状出现,家属会直接将患者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其他的很多患者在来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之前都走过许多“弯路”,因为心悸、胸闷、腹胀、头晕等躯体症状,反复去心内科、消化科、神经内科治疗都无效,但其实很多类似躯体症状是由于焦虑、抑郁的情绪问题在躯体上的反馈,直到来到我们医院开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规范治疗才完全缓解。
陈友涛明确指出,一定程度上,这是可以治好的疾病,不要畏惧、不要回避。这个疾病的发病机制虽然非常复杂,但只要在治疗中有患者的信任、家属的配合、医生的专业技术相结合,通过药物、心理、物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就能更好更快地治愈疾病。作为医生,他更加明白,很多诱使病发的因素,往往都是隐性的,是一些不起眼的极小的事情,有些是患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除了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他尤其注重与患者沟通,挖掘出患者潜藏心底的问题,关注他们真实的需求。
精神健康的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生这份职业也依然需要时间去沉淀,一个人的精神问题可小可大,小到个人,大到家庭、社会,而精神科医生的责任,就是通过治疗个人的疾病,使家庭、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精神科医生,需要比其他科的医生更多一份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做患者心灵安宁的一个港湾。当他与患者将心比心,接纳他们的伤痕,面对一些病情严重的情感障碍患者,他挽救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当患者一点点得到治愈,直至康复,医生都是那么的始终如一,共情的能力,让他更明白医患关系的相互治愈。患者病情的日渐好转,就是对一名医生辛勤努力的最大回馈。
与灵魂触碰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其实大多数群体可能都经历过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困扰。”陈友涛介绍,这些人虽是精神疾病患者,但他们的行为是正常的,他们在社会学及行为学角度上还是正常人。陈友涛经常地宣传这个理念,时常对患者及身边的人说,精神心理疾病只是心灵上的一个“小感冒”,不要害怕和逃避,甚至也不要有“病耻感”,只要及时干预,“感冒”是能好的。
从业多年,陈友涛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希望通过治疗能让他们真正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谈到多年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有何感想?陈友涛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陈友涛表示,像这类精神疾病障碍患者与普通患者不同,他们很多的主诉是需要周围的人提供并完善的,甚至有些患者自己的主诉不符合现实基础,不能说患者的话不可信,因为其中有许多是患者的主观体验,但医生在诊断时却需要认真的去辨别及发现一些隐藏的事情。还有很多患者合并一些躯体疾病,由于不能很好的去表述甚至不会去诉说,这也需要医生及时的去发现并解决。
精神科医生,拥有上帝赋予的特权,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世界上任何其他行业都不可以与之比拟。陈友涛讲述到:“我在帮助病人,同时也在丰富我自己。这个互动的过程,非常奇妙。”
巡航启新程 精准医学引领未来精神医学新趋势
2020年9月,《关于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建设精神医学高地:充分利用现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推进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和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精神科的精准治疗就是药物基因检测在精神科治疗中的应用,是目前相对科学的一种方法,以患者生物学标记物为参考进行的治疗。中国的精准医学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在精神领域,使用基因检测的方式,了解患者对不同药物的代谢能力,进而更准确的给出治疗方案,这在临床上已经是取得一定的成果的。作为全省首家、全市唯一开展基因检测的医疗单位,宜昌市优抚医院一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高度重视在诊疗过程中的个性化治疗模式。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陈友涛,精神科的症状很多情况下都是慢性、间歇性的,大多数患者一般都只是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病症,治标不治本。陈友涛表示,作为精神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资料实施给药方案,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种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医院已经通过基因检测为很多复杂性疑难性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之路—“前途光明、道阻且长、路程漫漫、久治可愈”。可能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去诊疗、去陪伴、去共情,虽然岁月漫长,然而我心志之坚,不可比拟!望用余生光阴,和精神疾病患者共进退.....
本网站已支持IPV4 / IPV6 双向访问